教育信息化 走進新課堂


夯實教材雙基 分層滾動訓練內外知技遷移 強化調用能力
YANG GUANG DUO GUAN
陽光奇冠
周練卷 單元卷 階段卷 大單元 綜合卷

陽光奇冠
周練卷 單元卷 階段卷 大單元 綜合卷

前言
當下,我國義務教育新政策不斷出臺,課程標準更新、教材修訂、考試改革、“雙減模式"無不影響著課堂教學。《陽光奪冠》叢書依據上述新變化做了新設計、新調整,并依據“艾賓浩斯遺忘規律"進行了模塊化設計,周練卷、單元卷、階段卷、大單元、綜合卷一脈相承、滾動銜接,使記憶高效化、學習遞進化、復習網格化、備考系統化,最后達到升學無憂化。
叢書特聘請教育一線老師編寫,選題來源廣泛,接地氣;試題囊括各類當地考試真題,超權威;答案解析畫龍點晴,重規范。經過多年來與課堂教學的“碰撞”與實踐,叢書已經成為教師和學生課上課下學習與測評的首選圖書。
為方便同學們更好地使用本叢書,下面就圖書的主要模塊和功能做個簡要介紹:
\blacktriangle 全書知識預覽表
叢書在正文開始之前,設計了本學期重點知識的預覽表,知識線索明確,知識模塊完整,知識要點突出,高頻考點到位。可使學生初步了解一個學期知識的大致輪廓。
\bullet 銜接課時的“周練卷”
通常,學生在一周時間里可能學了 5-6 個課時的課,一周的時間說短不短,足以讓部分同學產生“學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感覺。本書采用“周練卷"的形式將1一2課時設計成一個周練卷,一周有2一3套周練卷,巧妙解決了同學們學習過程中遺忘的問題。
\blacktriangle 每單元一清的“單元卷”
一個單元的知識相對完整,學習結束,應該做到“一單元一清”,做到“知識入庫”。單元卷涵蓋了上面兩個周練卷所涉及的所有內容,并從課外汲取相應知識的考法,為學生的知識強化和知識調用提供了保證。
\blacktriangle 滾動性復習的“階段卷”
每一個辛苦學習的同學,都想知道自己在一段時間里所取得的收獲,也想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階段卷全面依據所學內容,有效運用滾動復習策略,進一步發揮了“抗遺忘”的功能。
\bullet 優質區塊化的“大單元”
知識相對完整,知識類型一致,知識學法相近,知識視角相仿,這是“大單元"的重要特征。叢書設計的大單元前后兼顧,一脈相承,重點歸一,難點突破,一類一類地幫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知識散碎的問題。
\spadesuit 升華全學期的“綜合卷”
一個學期即將結束,該學的已完,該練的尚多。叢書安排的綜合卷意在幫助學生自檢一個學期以來的必考知識,全息式復習本學期知識,幫助學生把握常考必考內容,協助學生拓寬課外視野,預測命題老師會考哪些內容。
\bullet 履行新國標,落實“雙減”
叢書根據2022年3月1日起實施的《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眼防控衛生要求》進行了大字號、寬行距的標準化設計。選題方面側重所選題目個個瞄準考點,讓學生不做“無用功”,將“雙減"政策落到實處。
\spadesuit 貫穿“艾賓浩斯記憶規律”
叢書貫穿“艾賓浩斯記憶規律”,有效避免了學生“忘了再學,學了再忘”的尷尬局面。依據多頻次復習、連貫復習、滾動復習的策略,將“遺忘"降到最低,使學生的學習真正邁入優化學習與高效學習新軌道。最后,想說的是:擁有《陽光奪冠》,科科成績一流。祝同學們學業有成,順利考入理想的學府。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周練卷一 緒言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周練卷二 化學實驗與科學探究 2
單元卷一 緒言走進化學世界 3
周練卷三 我們周圍的空氣 氧氣 5
周練卷四 制取氧氣 6
單元卷二 空氣和氧氣…··· 7
階段卷一 走進化學世界 空氣和氧氣 9
周練卷五 分子和原子 原子結構 11
周練卷六 元素·· 12
單元卷三 物質構成的奧秘 13
周練卷七 水資源及其利用 15
周練卷八 水的組成 物質組成的表示···· 16
單元卷四 自然界的水 17
階段卷二 走進化學世界 空氣和氧氣 物質構成的奧秘 自然界的水·…. 19
周練卷九 質量守恒定律 21
周練卷十 化學方程式 22
單元卷五 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 23
周練卷十一 碳單質的多樣性 碳的氧化物 .· 25
周練卷十二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 ·. 26
單元卷六 碳和碳的氧化物 27
階段卷三 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 碳和碳的氧化物·· 29
單元卷七 能源的合理利用與開發· 31
大單元整合卷一 物質的構成和變化 33
大單元整合卷二 身邊的化學物質 35
大單元整合卷三 化學與社會發展 37
大單元整合卷四 科學探究·· 39
大單元整合卷五 化學計算 43
綜合卷一24秋石家莊市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 45
綜合卷二第一單元~第七單元·· 47
:考答案與解析 49
陽光奪冠.化學九年級.上冊:RJ/陳紀蘭主編.--海口:海南出版社,2021.4(2025.4重印).ISBN978-7-5443-9888-6
I. ① 陽.….Ⅱ. ① 陳.….Ⅲ. ① 中學化學課一初中一習題集IV. ① G634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21)第062853號陽光奪冠化學九年級上冊RJYANGGUANGDUOGUANHUAXUEJIUNIANJISHANGCERJ
主編 陳紀蘭
責任編輯 張家順
封面設計 于杰
出版發行 海南出版社
地址 海口市金盤開發區建設三橫路2號
郵編 570216
網址 http://www.hncbs.cn
電話 010-84254239(北京)0898—66830929(海口)
開 本 880\mm{x}1\ 230\mm 1/8
印 張 8
字 數 450千字
版 次 2021年4月第1版
印 次 2025年4月第5次印刷
印 刷 三河市祥宏印務有限公司
經 銷 全國各地新華書店
書 號 ISBN 978-7-5443-9888-6
定 價 49.80元
九(上)化學知識梳理預覽表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物理变化 | 化学变化 | |
概念 |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
伴随现象 | 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发生变化,也可能有发光、放热 等现象 | 改变颜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
实例 | 石蜡熔化、汽油挥发,铁水凝固等 | 食物腐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
本质区别 |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 |
联系 |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在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会发 生化学变化 |
2.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 |
概念 |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
性质确定 |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
性质内容 |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等 | 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活泼性等 |
区别 |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
3.常用儀器具體分類
仪器分类 | 仪器 | |
反应容器 | 直接加热 | 试管、蒸发Ⅲ、燃烧匙、坩埚 |
间接加热 | 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必须垫上陶土网) | |
存放仪器 | 固体 | 广口瓶 |
液体 | 细口瓶、滴瓶 | |
气体 | 集气瓶 | |
加热仪器 | 酒精灯 | |
分离仪器 | 漏斗 |
續表
取用仪器 | 块状或大颗粒固体 | 镊子 |
粉末状或小颗粒固体 | 药匙 | |
少量液体 | 胶头滴管 | |
一定量液体 | 量筒 | |
夹持仪器 | 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 |
其他仪器 | 陶土网、玻璃棒、水槽等 |
4.化學試劑取用規則

5.儀器的連接及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第二單元 空氣和氧氣
1.物質在氧氣中的燃燒
物质(颜色、状态) | 现象 | 反应表达式 |
硫(淡黄色固体) | 硫十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 |
木炭(黑色固体) | 碳十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 | |
红磷(暗红色固体) | 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 磷十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
铁丝(银白色固体) |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 铁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
周練卷 一日期:月日得分:
緒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總分:30分 時間:3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
1.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下列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的是 ( )
A.研制火箭燃料 B.確定飛船運行軌道 C.制造飛船芯片 D.研制火箭外層涂料
2.(石家莊月考)人類對化學的認識經過了漫長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C >
A.人類對物質變化的認識完全依賴經驗或猜想B.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C.拉瓦錫等化學家發現質量守恒定律D.門捷列夫等化學家發現元素周期律
3.(河北模擬)傳統榨油技藝是我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下列有關其生產工藝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4.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相關詩句的描述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
A.立春:今春第一雨,諷諷打窗紗B.清明: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C.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D.小雪: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5.下列古代四大發明的某一制作流程或應用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
A.造紙術:曬干 B.黑火藥:爆炸 C.印刷術:排版 D.指南針:導航
6.下列關于性質或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 |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 化学性质 |
B | 酒精挥发 | 化学变化 |
C |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 物理性质 |
D | 木材燃烧 | 物理变化 |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18分)
7.(5分)(1) 叫作化學性質。
(2)下列敘述中, 是物理變化, 是化學變化,是物理性質, 是化學性質。(均填
序號)
①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② 鋼鐵生銹
③ 電燈通電發光
④ 冰雪融化
⑤ 煤氣燃燒
⑥ 銅器上出現銅綠
⑦ 鎂能燃燒
⑧ 氧化銅是黑色粉末
8.(4分)某同學對化學變化有下列認識上的誤區,請你為他的下列錯誤認識,各寫出一個反例,幫他走出這些誤區。
(1)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反例:
(2)爆炸都是化學變化。反例:
(3)所有化學變化的發生,都需要點燃。反例:
(4)化學反應都有明顯的實驗現象。反例:
9.(5分)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樂樂與他的同學對收集到的以下七種物品進行探究。請回答:

(1)圖中與化學有關的物品是 (填序號)。(2)圖中與人類住、行有關的物品是 (填序號)。(3)圖中與人類吃飯有關的物品是 (填序號)。(4)舉兩例說明化學在保證人類生存和提高生活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例一:
例二:
10.(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臭氧是淡藍色氣體,大氣中的臭氧層能有效阻擋紫外線,保護地球的生存環境,但目前南極出現了臭氧層空洞,并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材料2:復印機在工作時,會因高壓放電產生一定濃度的臭氧。長期吸入大量臭氧會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適癥狀,還可能誘發中毒性肺氣腫。
材料3:臭氧發生器是在高壓電極的作用下將空氣中的氧氣轉化為臭氧的裝置。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可將其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殺菌和消毒。
請總結臭氧的有關知識:
(1)物理性質:
(2)化學性質:
(3)用途:
(4)從上述材料中可見臭氧對人類有利有弊。請再舉出一種
物質,并說出其利:
周練卷二日期:二月二日得分:
化學實驗與科學探究
總分:30分 時間:3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
1.濃硫酸,俗稱壞水,無色油狀液體,是一種具有高腐蝕性的強酸。盛放濃硫酸的容器應張貼的標志是 ( >

2.下列是化學實驗常用的化學儀器。小強同學書寫的化學儀器名稱正確的是 C

3.(唐山期 \phi )實驗結束后,下列儀器的整理擺放符合規范要求的是 1

4.試管夾夾持試管加熱的正確方法是
A.把試管夾從試管的中部橫向插入,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手握長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
B.把試管夾從試管的上部往下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手握長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
C.把試管夾從試管的下部往上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手握長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
D.以上操作方法都不正確
5.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6.實驗過程要有安全意識。實驗室中的下列行為正確的是Y
A.實驗過程中抽空吃零食 B.爭搶外觀漂亮的試劑C.穿實驗服和戴護目鏡 D.將剩余的試劑帶回家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18分)
7.(3分)實驗室里的試劑,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蝕性,所以取用試劑時要做到“三不”:不能 ,不要 ,特別注意不得
8.(3分)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前提,請回答:
(1)量取 8~mL 稀硫酸,應選用 (選填“10"或“50")mL的量筒。
(2)滴管用過后應 ,再去吸取其他試劑。
(3)試管等玻璃儀器洗滌干凈的標準是
9.(6分)下列是化學實驗室中常見的基本操作。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A所示,手握細口瓶傾倒液體時,細口瓶貼標簽的一面要 ,細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2)如圖B所示,用完酒精燈后,必須用燈帽蓋滅,蓋滅后輕提一下燈帽,再重新蓋好。對其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平衡氣壓,方便取下燈帽 B.揮發水分,利于點燃酒精燈 C.減少揮發,利于節約酒精
(3)如圖C所示,用酒精燈加熱試管里的液體時:① 試管中液體的體積不應超過試管容積的 .② 應先使試管底部 ,然后用酒精燈的外焰固定加熱。(4)如圖D所示,如果試管內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質時,清洗試管一般先用試管刷蘸去污粉 ,再用自來水沖洗和蒸餾水潤洗,然后倒放在試管架上晾干。
10.(6分)學科素養化學觀念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受英國科學家法拉第《蠟燭的化學史》的啟發,對蠟燭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一:探究蠟燭的物理性質
(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塊石蠟,把它放人水中,石蠟浮
在水面上。由此得出石蠟具有的物理性質是(填兩條)。
實驗二:探究蠟燭火焰各層溫度的高低
(2)如圖A所示,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約1s后取出,觀察到火柴梗的 (填字母)處最先變黑,說明蠟燭的 (選填“內焰”“外焰"或“焰心"溫度最高。
實驗三:探究蠟燭燃燒的產物
(3)如圖B所示,取一個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觀察到干燥燒杯內壁 ,說明蠟燭燃燒有水生成;若將該燒杯用內壁涂有 (填物質名稱)的燒杯代替,通過觀察燒杯內壁產生一層白膜,可得出蠟燭燃燒有二氧化碳生成。
實驗四:探究蠟燭剛熄滅時,冒出白煙的成分
(4)如圖C所示,小明同學認為白煙是石蠟蒸氣冷凝成的石蠟固體小顆粒,于是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小木條去引燃白煙(注意不要接觸燭芯),觀察到 ,說明白煙是石蠟蒸氣冷凝成的石蠟固體小顆粒。
單元卷 一日期:二月二日得分:
緒言走進化學世界
總分:60分 時間:6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
1.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它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變化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
A.海水曬鹽 B.大米釀酒C.酒精燃燒 D.燒制陶瓷
2.下列關于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自述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

3.以下是四種常用的危險品標志,在裝運乙醇的包裝箱上應張貼的標志是 ( )

4.實驗室用于量取液體體積的儀器是 C

5.某學生用量筒量取液體時,將量筒放平,倒入液體,面對刻度線,第一次俯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 19~mL ;倒出部分液體后,又平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 11~mL 。則該學生倒出的液體實際體積是 ( )
A.8 mL B.大于 8~mL C.小于 8~mL D.無法判斷
6.實驗結束后,圖中儀器的處理方式正確的是 C

7.(秦皇島月考)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檢查下圖裝置的氣密性。當向右緩慢拉動注射器活塞時,如果裝置氣密性良好,則能觀察到 ()

A.長頸漏斗下端管口產生氣泡B.錐形瓶中液面明顯上升C.長頸漏斗內有液柱上升D.注射器內有液體進人
8.在化學實驗中,實驗操作要保證人身安全和儀器、試劑的安全,試劑安全是指操作應避免造成試劑的污染或變質。下列操作要求不是從試劑安全角度考慮的是 ()
A.不能用未經清洗的非專用膠頭滴管吸取另一種試劑B.不能用手接觸試劑,不得嘗任何試劑的味道C.從試劑瓶倒完試液后,應立即蓋緊瓶塞D.用藥匙取用一種試劑后,取另一種試劑前必須擦拭干凈
9.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
A.為了方便,可以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B.試管、燒杯、量筒等儀器可在酒精燈火焰上直接加熱C.具有腐蝕性、易潮解的試劑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盤上稱重D.為了防止浪費試劑,將用剩的試劑帶出實驗室
10.用酒精燈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造成試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 ① 用酒精燈外焰加熱; ② 試管外壁有水; ③ 試管底部接觸到燈芯; ④ 試管內液體的體積超過試管容積的 (1)/(3);⑤ 沒有進行預熱直接集中加熱試管內的液體。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 )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8個小題,共40分)
11.(4分)現有下列敘述: ① 酒精在常溫下是一種無色液體; ② 水受熱變成水蒸氣; ③ 木炭具有可燃性; ④ 酒精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的是 (填序號,下同);屬于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 ,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12.(3分)下列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可以利用這些物質的物理性質區分下列各組物質,請把這一性質寫在橫線上。① 銅片和鐵片 三 ② 蔗糖和食鹽 ; ③ 白醋和白酒 。
13.(5分)化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請你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2)某化工廠發生氯氣 (Cl_{2} )泄漏事故,繼而發生氯氣罐爆炸,周圍的許多群眾緊急撤離。氯氣是一種黃綠色、有毒、有劇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并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
① 根據以上信息,氯氣的物理性質有
② 據報道:氯氣罐內為液氯,因氯氣罐泄漏處置不當使液氯急劇揮發產生爆炸,造成氯氣罐爆炸的直接原因屬于 (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③ 請你為現場居民提出一條自救的建議:
14.(5分)小剛同學想完成“取 5~mL 水并加熱至沸騰的實驗”,請和他一起回答這個實驗中的有關問題。
(1)他應該選用的實驗儀器包括量筒、試管、 (填字母)。
A.燒杯 B.膠頭滴管 C.酒精燈 D.漏斗 E.試管夾(2)試管外壁應該干燥,試管中液體的體積不應超過試管容積的
(3)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先然后對準試劑集中加熱。
(4)加熱過程中,試管口不能(5)實驗結束后,發現試管炸裂,請你幫他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填一條)。
15.(6分)某化學興趣小組使用下圖裝置進行探究活動。

(1)檢查上圖裝置氣密性的操作是:
(2)氫氧化鈉是一種白色固體,俗名叫燒堿、火堿或苛性鈉。氫氧化鈉暴露在空氣中容易潮解,因此保存注意事項是
(4)用 向盛有大理石的小試管中滴加稀鹽酸,小 試管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5)第(3)和第(4)實驗中,U形管中的實驗現象相同,但兩者的本質區別是
16.(5分)(石家莊期中)幾位同學對蠟燭燃燒火焰的焰心進行了探究,請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驟。

(1)點燃蠟燭,將一根小木條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約1s后取出,現象如圖A所示,這證明焰心 °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細短玻璃管,發現玻璃管中無明顯現象(如圖B所示),在玻璃管的上口點燃,上口產生火焰,這說明焰心物質的性質是
(3)猜想和驗證
猜想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假设:焰心 气体含石蜡 蒸气 |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 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 焰心,上端用火柴点燃 | 假设成立 | |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
17.(7分)學科素養科學思維明明媽媽從文玩市場買回一個純銀飾品(如圖所示),明明爸爸認為飾品不是純銀的,是鋁的。明明用如下實驗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
① 銀的密度: 10.~49~g/cm^{3} ,鋁的密度: 2.7\ g/cm^{3} 。 ② 銀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和稀鹽酸、稀硫酸、醋酸等不反應;鋁的化學性質活潑,和稀鹽酸、稀硫酸、醋酸等反應生成氫氣。
【進行實驗】
探究I 根據資料 ① 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a.用 稱量戒指的質量為 43.4\ g ;b.在 50~mL 量筒中加人部分水,平視讀數為 20~mL c.把飾品放人上面的量筒中,仰視讀數為 34~mL 。
(1)按照實驗數據計算飾品的密度為 {g/cm^{3}} 。
(2)操作c是錯誤的,造成飾品的測量體積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影響”)。
(3)你的結論是
探究Ⅱ 根據資料 ② 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a.向玻璃水杯中加人部分食醋(含有醋酸);b.把飾品放人玻璃水杯中;c.觀察實驗現象。
(1)實驗操作順序是 (填字母)。(2)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實驗評價】
探究Ⅱ與探究工相比,優點是
18.(5分)用容積為 45~mL 的試管給液體加熱時,最多可盛液體的體積數是多少?若用容積為 180~mL 的酒精燈給物質加熱,則酒精燈內的酒精不超過多少毫升?
(3)取適量氫氧化鈉固體加人裝水的小試管中,能看到的現象是 ,說明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

周練卷三日期:月日得分:
我們周圍的空氣氧氣
總分:30分 時間:3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
1.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氧氣具有助燃性,常作火箭推進燃料
B.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燈C.由于氨氣密度小和化學性質很不活潑可將其充人飛艇D.氮氣可作為焊接金屬時的保護氣
2.保護環境就是善待自己,造福人類。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為減少環境污染,關閉所有的化工廠
B.農村推廣使用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使用煤、柴火等傳統燃料
C.減少使用化肥,推廣使用農家肥
D.城市生活提出五公里以內出行,騎自行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邯鄲期末)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彈簧夾 ()

A.點燃燃燒匙內的白磷后緩慢地將燃燒匙插人瓶中,塞緊瓶塞B.用細鐵絲代替白磷進行實驗,可以得出相同的實驗結論C.不打開瓶塞,聚焦太陽光引燃足量白磷,實驗效果更好D.若實驗過程中,沒有將彈簧夾夾緊,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4.下列化學反應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通電A.水氧氣十氫氣B.鐵十硫酸銅—→硫酸亞鐵十銅加熱C.氧化汞 >氧氣十汞D.氧氣十碳 點燃>一氧化碳
5.氧氣的性質比氮氣活潑,下列事實不能說明氧氣比氮氣性質活潑的是 C 1
A.氧氣和氮氣都是無色無味的氣體B.氧氣可用于煉鋼,氮氣常用作保護氣C.氧氣能支持燃燒,氮氣不支持燃燒D.食品包裝防腐時充人氮氣而不充人氧氣
6.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氧氣能支持燃燒,可作燃料
B.水生生物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氣易溶于水
C.氧氣能跟所有物質發生氧化反應,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D.通過低溫加壓,可使氧氣液化成淡藍色的液體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18分)
7.(4分) 學科素養 化學觀念 分類、歸納是初中化學常用的學習方法。
(1)請根據物質的類別將下列物質平均分為兩① 潔凈的空氣 ② 自來水③ 液氧 ④ 酒精⑤ 四氧化三鐵 ⑥ 可樂
I.選出的一組物質是 (填序號);Ⅱ.分類標準是
(2)導線的內部材料通常是用金屬銅制成的。在常溫下,金屬
銅為紫紅色、具有金屬光澤的固體,在空氣中加熱銅絲,能生成
氧化銅。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① 金屬銅的物理性質有:
② 在空氣中加熱銅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8.(4分)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要保護空氣,防止污染空氣,請回答:
(1)在物質分類中,空氣屬于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利用膜分離技術,在一定壓力下讓空氣通過具有富集氧氣功能的薄膜,能得到含氧量較高的富氧空氣。該過程發生(選填“化學”或“物理”變化。
(3)下列物質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有 (填字母)。
A.二氧化碳 B.可吸入顆粒物C.一氧化碳 D.稀有氣體
(4)魚蝦能在水中生存是因為氧氣易溶于水,這種說法(選填“正確”或“不正確”)。
9.(6分)(1)下表是某市部分地區空氣質量日報。
地区 | A区 | B区 | C区 | D区 |
首要污染物 | 可吸入颗粒物 | 可吸入颗粒物 | 二氧化硫 | |
空气质量级别 | Ⅲ | Ⅱ | IV | I |
① 空氣質量最好的地區為 0
②② 區污染容易引起的環境問題是
③ 黃花園大橋附近首要污染物為可吸人顆粒物,它的來源可能
是
A.汽車尾氣的排放 B.人呼出的氣體C.周圍居民焚燒生活垃圾 D.植物的光合作用(2)類比歸納是學好化學的一種有效手段,它可以引導我們總結規律、發現區別。例如,一些燃燒實驗常在瓶中預先加入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硫在氧氣中燃燒,瓶中加水的作用是 ;利用紅磷燃燒測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瓶中加水的作用是 ;還有 實驗,瓶中預先也加人少量的水。
0.(4分)現有 ① 木炭、 ② 硫、 ③ 紅磷、 ④ 鐵絲、 ⑤ 蠟燭五種物質分別在氧氣中燃燒,回答下列問題:(1)a.現象: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b.現象:劇烈燃燒,發出白光,瓶壁上有小液滴生成,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c.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d.產物是固體的是
周練卷四
日期:月日得分:
制取氧氣
總分:30分 時間:3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
1.鑒別一瓶氣體是否為氧氣,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觀察氣體顏色 B.聞氣體的氣味 C.插人帶有火星的木條 D.倒人澄清石灰水
2.實驗室制取氧氣時,下列選項中必須滿足的條件是 ()
A.必須使用催化劑
B.必須用燃著的火柴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
C.必須用含氧元素的物質作反應物
D.必須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3.不能用于實驗室收集氧氣的裝置是 C

4.實驗室里用排水法收集氧氣,依據的氧氣性質是 (
A.無色 B.無味 C.不易溶于水D.支持燃燒
5.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A.沒有催化劑化學反應不能發生B.同一個化學反應可以有多種催化劑C.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性質都不變D.加人催化劑可以使生成物的質量增加
6.(邢臺月考)在進行實驗室制取和收集氧氣的過程中,下列有關做法不正確的是 C )

A.選擇裝置 ① 或 ② 作為氧氣的發生裝置B.選擇裝置 ③ 或 ④ 作為氧氣的收集裝置C.裝置 ④ 有氣泡冒出時立即收集氣體D.將裝置 ① 中的長頸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18分)
7.(8分)實驗室常利用以下裝置完成氣體制備及性質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編號儀器的名稱: ① ; ②
(2)以上 (從 A~E 中選擇)裝置有一處明顯的錯誤,改正的方法是 。利用改正后的裝置繼續完成后面的實驗。
(3)若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所選用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填字母),其中二氧化錳在反應中起作用。
(4)實驗室中利用某個反應制取甲烷氣體時,可以選擇A、C作為制取裝置,據此你推測到的信息是:(填兩條)。
8.(5分)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氧氣的制取和性質實驗。

(1)寫出儀器的名稱:a ,b(2)將注射器活塞下壓,使側面有破洞的小藥瓶浸人雙氧水中,反應開始。要使反應結束應進行的操作是
(3)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的操作是(4)將點燃的木炭伸人廢棄漏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9.(5分)多種物質都可催化過氧化氫分解,如二氧化錳、硫酸銅等。實驗小組的同學探究漂白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和氯化鈉)、氯化鐵、硫酸鉀能否催化過氧化氫分解。
(1)二氧化錳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的文字表達式是(2)如下圖所示,分別向三支試管中多次加人 5% 過氧化氫溶液,每次 2{~mL~} ,如有氣泡產生,則將插入試管,檢驗是否有氧氣生成。結果如下表。

研究对象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漂白液 | 大量气泡 | 较多气泡 | 少量气泡 | 无气泡 |
氯化铁溶液 | 较多气泡 | 较多气泡 | 较多气泡 | 较多气泡 |
硫酸钾溶液 | / | / | / | |
实验结论 | i.实验中产生的气体都是氧气。(查阅资料得知:次 氯酸钠十过氧化氢→氧气十氯化钠十水) ii.硫酸钾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氯化铁溶液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iv....... |
(3)下列物質中,也可能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的是(填字母)。
A.氯化銅 B.硫酸鐵 C.硫酸鈉 D.氯化鉀(4)探究不同催化劑催化效果的實驗方案:將等體積 5% 過氧化氫溶液加人不同催化劑中,比較用排水法收集 50~mL 氧氣的快慢。請從下圖中選擇合適的儀器(每種儀器限用一次),組成該探究的完整實驗裝置,不需要用到的是 (填字母)。

單元卷二日期:月二日得分:
空氣和氧氣
總分:60分 時間:6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
1.空氣中的某種成分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該成分是 ( )
A.氧氣 B.氮氣C.稀有氣體 D.二氧化碳
2.(保定月考)生產生活中常用氮氣作保護氣,主要是因為氮氣(
A.無色無味 B.密度與空氣接近C.熔沸點低 D.化學性質不活潑
3.一氧化氮是大氣污染物,但少量一氧化氮在人體內具有擴張血管、增強記憶的作用。一氧化氮難溶于水,通常條件下極易與氧氣反應。則實驗室收集一氧化氮的方法為 ()
A.向上排空氣法 B.向下排空氣法C.排水集氣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
4.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氮氣常用作保護氣,說明氮氣在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
B.魚類能在水中生存,說明氧氣易溶于水
C.氣焊時用純氧代替空氣使氣體燃燒更劇烈,以獲得更高溫度
D.將食物放置冰箱冷藏,以延長它的保質期
5.(張家口期 \nmid )“減污降碳,保衛藍天”,校園內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
A.網上祭英烈 B.循環用教材 C.集中燒落葉 D.分類放垃圾
6.下列關于“物質一—在氧氣中燃燒的部分現象一—基本反應類型”的描述正確的是 C >
A.鐵絲——發出紅光——化合反應B.碳——發出白光一 一氧化反應
C.硫——藍紫色火焰——化合反應D.石蠟——發出白光,瓶壁上有水霧一 一化合反應
7.實驗室常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有關該實驗的操作正確的是 ( >

A.用水潤濕容器口,將橡膠塞塞進容器口
B.導管口開始有氣泡放出時,立即收集
C.將集滿氣體的集氣瓶從水槽中取出,倒放在桌面上
D.洗滌錐形瓶時,倒掉廢液,注人一定量水振蕩后倒掉,連續幾次
8.下列反應既不屬于化合反應又不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 )
A.水十二氧化碳—→碳酸加熱
B.氫氣十氧化銅 >銅十水加熱
C.堿式碳酸銅 氧化銅 + 水十二氧化碳
D.氫氧化亞鐵 ^+ 水十氧氣—→氫氧化鐵
9.集氣瓶中裝滿某氣體,可能是下列氣體中的某一種: ① 二氧化碳; ② 氧氣; ③ 空氣; ④ 氮氣。將燃著的木條伸人瓶中,火焰立即熄滅,則該瓶氣體可能是 ()
A. ① 或 ③ B. ② 或 ④ C. ② 或 ③ D. ① 或 ④
10.加熱高錳酸鉀可制得氧氣。下列關系圖像與該反應事實最吻合的是 C )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8個小題,共40分)
11.(4分)加強對空氣質量的監測是保護環境的一項重要措施,下表是某市一年四季空氣質量監測的平均數據。請你根據下表回答下列問題。
可吸入颗粒物 | 氮氧化合物 (NO等) | 二氧化硫(SO2) | 空气质量级别 | |
春季 | 88 | 40 | 44 | Ⅱ |
夏季 | 67 | 33 | 36 | Ⅱ |
秋季 | 90 | 46 | 54 | Ⅱ |
冬季 | 98 | 69 | 60 | Ⅱ |
(1)對該市空氣質量影響最大的指標是(2)空氣質量最差的季節是(3)你認為造成這種情況可能的原因是(填一條)。
(4)可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是(填一條)。
12.(4分)實驗室里利用下列裝置可以制取某些氣體,請據圖回答問題:

(1)這五個裝置示意圖中,有一個裝置是錯誤的,這個錯誤的裝置是 (填字母)。
(2)圖示中儀器 ① 的作用是 ;實驗室里用高錳酸鉀來制取氧氣,可選擇A作為發生裝置,但要對A進行改進,改進的方法是 ;若用B作為發生裝置制取氧氣,則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13.(4分)(保定期中)如圖是某日某地區的空氣質量情況,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還缺少的一種目前計入空氣質量評價的主要污染物是
(2)該日的空氣質量指數(AQI)為
(3)空氣中 PM_{2.5} 的主要來源有
(填一條)。
(4)針對污染物來源,請你提出一條能減少空氣污染的措施:
14.(5分)(石家莊月考)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請回答下列問題:
(1)魚蝦能在水中存活,小白鼠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時間,都是因為有 (填名稱,下同)。
(2)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水珠,說明空氣中含有(3)空氣是制造氮肥的原料之一,是因為空氣中含有(4)霓虹燈可以發出不同顏色的光是因為空氣中有(5)空氣污染危害我們的身心健康,下列做法有利于改善空氣污染的是 (填字母)。
A.利用風力發電B.工業廢氣直接排放C.多植樹造林
15.(7分)下圖是有關氧氣的知識網絡圖(部分反應條件已略去)。

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生成氧氣的兩個反應都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從節能、環保的角度考慮,實驗室制取氧氣最好選用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
通過木炭在空氣與氧氣中燃燒現象的比較,可知燃燒的現象與 有關。
(3)寫出Y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4)在反應 ③ 的實驗中可以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5)在做反應 ④ 實驗時,要預先在盛放氧氣的集氣瓶中放
16.(4分)學科素養科學思維化學興趣小組欲測定“富氧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進行以下實驗。
實驗:測定“富氧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富氧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集氣瓶中“富氧空氣”體積為 100~mL ,底部殘留少量水,燃燒匙內有足量紅磷)。操作過程如下:

I.往量筒內加人適量水,讀出量筒內水的體積為 80.0~mL :Ⅱ.用電點火裝置點燃紅磷,充分反應;
Ⅲ.打開彈簧夾,待右側量筒內液面不再變化時,排出氣球中的氣體,調節兩邊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讀出量筒內水的體積為 32.0~mL 。試回答問題:
(1)實驗過程中氣球的變化是
(2)操作Ⅱ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反應
的文字表達式為
(3)本次實驗測得“富氧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氧氣體積分數是指集氣瓶中被消耗的氧氣體積與集氣瓶中
“富氧空氣"體積之比)
17.(7分)樂樂同學發現家中藥箱內有一瓶無色液體,為探究它的成分,做了如下實驗: ① 將此液體編號為A,加熱液體A,發現有氣體產生; ② 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B,在常溫下就能迅速產生氣體C,同時生成了常溫下為液體的純凈物D,而B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沒有改變; ③ 該同學將氣體C收集起來,將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入盛有C的集氣瓶中,木條復燃; ④ 將黃色粉末E點燃后放入盛有C的集氣瓶中,能劇烈燃燒,生成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F。
請你根據該同學的實驗回答問題:
(1)寫出物質的名稱:A ,C
(2)寫出A、B反應得到C、D的文字表達式:
其中B起 作用,此反應屬于 (選填“化合”或“分解”)反應。
(3)寫出 E+C{\toF} 的文字表達式:
此反應屬于 (選填“化合”或“分解”)反應。
18.(5分)動植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氧氣。有資料表明:人體每分鐘需從空氣中得到約5L的氧氣。已知在標準狀況下,空氣的密度約為 1.3~g/L ,氧氣的密度約為 1.4~g/L 。請回答(要求有必要的計算步驟):
(1)已知高錳酸鉀分解制取氧氣時,消耗的高錳酸鉀與生成的氧氣的質量比約為 10:1 。若這5L氧氣用高錳酸鉀來制取,求需要高錳酸鉀的質量。
(2)計算小南一節課(40分鐘)需要吸人空氣的質量(結果精確到0.1)。